《穿越時空的少女》:譜寫輕盈的青春奏鳴曲
作者:汪 榮
常言道,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里的“箭”,形容的是時間流逝的迅疾,其中也暗含著“歲時不我與,假日賦銷憂”的惘然嗟嘆。然而,如果你具有穿越時空的超能力將會怎樣?這項超能力會改變你現(xiàn)在的生活嗎?動畫電影《穿越時空的少女》想要回答的正是上述兩個問題。近期,動畫電影《穿越時空的少女》正在全國院線熱映。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一部“新電影”,而是一部來自2006年的“經(jīng)典”,此番上映的是它的4K高清修復重制的版本。

《穿越時空的少女》海報。
文學改編的動畫經(jīng)典
《穿越時空的少女》是一部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的動畫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并且這部小說要比電影更為“經(jīng)典”——那就是筒井康隆的《穿越時空的少女》。
筒井康隆被譽為“日本科幻小說教父”,創(chuàng)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穿越時空的少女》是他的代表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部小說屬于典型的青少年題材,看起來也非常具有青春氣息,但小說本身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古早”得多,是作家在1965年11月至1966年5月在雜志上連載的作品。而在其后漫長的歲月中,這部小說保持著非常高的影響力,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其中既包括真人出演的,還包括動畫作品。這不禁讓人感嘆文藝作品穿越時空的藝術生命力。
2006年日本首映的這部電影,創(chuàng)造了動畫領域的經(jīng)典。導演細田守通過這部電影進入知名動畫導演的行列,此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同時,該影片還獲得了第6屆東京動畫獎年度最佳動畫、第30屆日本電影金像獎以及第31屆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水晶獎。在中國的豆瓣平臺,這部電影獲得了8.6的高分,可見它的美譽度和觀眾的認可程度。
就此而言,這部電影已經(jīng)成為世界動畫影史上不可不看的經(jīng)典,也是二次元文化的代表作品,展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而這種獨特的魅力是經(jīng)由科幻主題加青春題材的敘事策略創(chuàng)造出來的。
時間跳躍的科幻主題
《穿越時空的少女》的故事本身并不復雜,主要圍繞著活潑的17歲少女紺野真琴的校園和家庭生活進行展開。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真琴擁有了時間跳躍的超能力,能夠不斷穿越時空。于是,她用這種超能力回到過去,去解決青春中遇到的煩惱和困惑,并在這個17歲的夏天得到了成長的深切啟悟。
有很多研究者指出,“少女”是日本二次元文化中一類特殊的人物形象,她們身上凸顯了很多日本社會的問題和癥候。在《穿越時空的少女》中,真琴是一個元氣滿滿的少女形象。作為電影的核心人物,她的行動構成了電影的主要線索,所有的情節(jié)都是圍繞她展開的。她的生活,由愛情、友情和親情構成,這其實是一個復雜的人際網(wǎng)絡。而她的穿越,打破了生活原有的秩序,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作為一部科幻作品,該片的科幻元素主要體現(xiàn)在“時間跳躍”的設定上。相對于其他更為“硬核”的科幻書寫,《穿越時空的少女》其實更屬于“軟科幻”的設定,而“時間”更為電影中最大的噱頭。不管是電影中寫在教室黑板上的“Times waits for no one”(時間不會為任何人停留),還是電影中千昭對真琴說的“我在未來等你”,都凸顯了這個時間的主題。在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之間,唯有科幻能處理這個生命的最大謎題。
青春故事的輕盈質(zhì)感
在電影中,少女真琴之所以穿越時空,并非為拯救世界這樣的大事,而是為了自己生活中的小事。為了友情和愛情,她一次次地進行“時間跳躍”,不斷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上。不管是為了逃避,還是拯救,她都想給自己更多一次的選擇機會。從成人的視角出發(fā),未免會覺得這樣的“時間跳躍”太過于小兒科,是一種對于超能力的浪費,而對于少女真琴而言,這恰恰體現(xiàn)了她對抗線性時間的勇敢。
而《穿越時空的少女》想要表達的,正是這種來自青春生命的能量和勇氣。這部電影令人感動的地方,一方面來自該片對于校園元素的堆疊,例如友情、棒球、暗戀和告白,另一方面來自對于青春曖昧和懵懂的情愫的描摹。它喚起了觀眾對于青春的美好回憶,細膩而又精確的細節(jié),體現(xiàn)了主創(chuàng)的用心和真誠,能夠引發(fā)觀眾的共情和共鳴。
與此同時,《穿越時空的少女》雖然有著“時間”這樣頗為沉重的主題,但整體風格卻是舉重若輕的。電影凸顯了“輕喜劇”的元素,在節(jié)奏和情緒的調(diào)控上十分到位。例如,當千昭向真琴真情告白,而真琴卻多次憑借時間跳躍規(guī)避告白。這個橋段尤其可愛。《穿越時空的少女》有著獨屬于青春題材的輕盈質(zhì)感,營造出輕松治愈的夏日氛圍。(汪 榮)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