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團綜:治愈人心的“忘憂局”
周末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旅游、聊天、吃喝、發(fā)瘋,散完“班味兒”再上班,已經(jīng)成了忙碌打工人的社交習慣。即便不能周周如此,翻看快樂自由又抓馬的團綜來個短暫的放空,精神狀態(tài)也會好很多。放眼時下數(shù)量眾多的團綜,不管是種地、旅游、打籃球的,還是逛吃、唱歌、打游戲的,只有組出“忘憂局”的熟人朋綜,才是打工人的最愛??粗l共振的人們一起“團建”,情緒價值拉滿,仿佛生活進入了自己喜歡的頻道,真的很治愈。
《是好朋友的周末2024》,上一季德云社的“五員大蘸醬”成員孟鶴堂、燒餅、曹鶴陽、張鶴倫、秦霄賢,拉著新成員、德云副總欒云平又來了,這“六員大蘸醬”真是熟人局團建啊,哥兒幾個不管誰的老底彼此可都門兒清,上天入地下河他們玩到心率飆升,我們笑到腮幫生疼。
又菜又愛玩的張鶴倫混了個“油倫”的綽號,上一秒嘴硬說沒事、嫌不刺激,主動挑戰(zhàn)高空“步步驚魂”,下一秒他就張開大嘴嚇出了蛤蟆叫,一步三回頭。以健身達人形象出現(xiàn)的燒餅居然還怕雞又怕鴨,被抱著鴨子的秦霄賢攆到一路狂奔,寧肯給每個兄弟一千元都不肯下到江里追只鴨子。把一千元轉賬為一百元的孟鶴堂,因“耍賴”被哥兒幾個虐到求饒不止。德云副總欒云平被其他五員“大蘸醬”騙著簽了“陰陽合同”,給他們買早點,給他們在大太陽地里打打遮陽傘……反倒是看起來挺弱的秦霄賢和曹鶴陽玩得輕松又愜意??粗鶈T“大蘸醬”時而正常時而瘋癲又開心傻樂和的狀態(tài),真的治愈又羨慕。
從德云社摸爬滾打一路走出來的哥兒幾個,看得出來彼此之間的關系是真的好,大家可以一個眼神下來聯(lián)手“欺負”某個人,下一秒被欺負的人也會跟著一起哈哈大笑,不生氣不尷尬,這不是演出來的。他們之間不管是搞笑、惡搞還是冒犯,彼此的尺度和分寸感拿捏得好,是因為知道彼此的底線,這才能玩到一起。
同樣能組出“忘憂局”的還有東北的“鄉(xiāng)村愛情”團隊,從大家熟悉的喜劇團綜《象牙山愛逗團》到《驚嘆俱樂部》,主要成員楊樹林、文松、田娃、宋小寶、宋曉峰、唐鑒軍、王小利、周云鵬,不管怎么組合喜劇效果那都是杠杠的。與相對年輕的德云團隊相比,東北黑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他們更接地氣,沒有偶像包袱加之天生的幽默基因,這些人湊在一起不僅敢玩敢說又敢懟,拐帶著節(jié)目組順應他們的節(jié)奏,關鍵是成員之間還經(jīng)常性地互坑互損加“內訌”,一個人八百個心眼子,一旦勝負欲上來開啟了放飛模式,那“計中計”“連環(huán)套”就一頓操作猛如虎,即便都是“搗蛋鬼”也會“當當上得不一樣”。因為彼此知根知底玩起來行云流水般絲滑,觀眾就像在看連續(xù)劇,倍感過癮和快樂。
與德云、“鄉(xiāng)愛”團隊特質不同,但團綜同樣出色的還有“快樂男聲”0713“再就業(yè)男團”。陳楚生、蘇醒、王櫟鑫、王錚亮、陸虎、張遠硬是在打零工的狀態(tài)下,為自己開辟出了團綜的賽道,迎來了事業(yè)上的又一個小高峰。在《快樂再出發(fā)2》中,他們依然以友情為基礎,以音樂為紐帶,通過日常的生活和相處,為我們提供了回歸本真的幸福生活圖景。
與前兩個團綜相比,“再就業(yè)男團”的《快樂再出發(fā)2》給我們提供的是溫馨的治愈效果。一同經(jīng)歷青春歲月如今人到中年的他們,在節(jié)目里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更沒有刻意硬做歡樂局,很多時候都是自由發(fā)揮,隨性又真性情,他們之間少有互坑互損的“冒犯”,更多的是共同經(jīng)歷風雨后的惺惺相惜和提攜。同樣一個游戲因不同的場景和嘉賓,他們會玩出不同的感覺和驚喜。他們把音樂變成了隨時流淌的情感溪流,在星空下、露臺上、屋子里、菜地旁……隨時隨地隨心而唱。拋下規(guī)則和勝負,無關年齡和功利,只要聚在一起他們就變成了一群熱血、率真、有反差萌的幼稚鬼,“男人至死是少年”的現(xiàn)實版。盡管性格有差異但能玩在一起的他們,始終是松弛而快樂的狀態(tài)。
團綜《哈哈哈哈哈》雖然不像前三個團體一樣是一塊兒摸爬滾打過來的穩(wěn)定團體,但因為有從《奔跑吧》而來的鐵三角鄧超、陳赫、鹿晗,加上生活中的好友范志毅,和幾季下來磨合出來的王冕和寶石老舅,其實也算得上是熟人團。因為成員年齡的參差和增長,這檔公路行進式戶外真人秀減少了競技增加了體驗的成分,他們依然能心照不宣地在彼此捉弄上玩出共同語言,熱鬧、碰撞、斗嘴、斗智加量不加價,尤其是隊長鄧超,投入到了十分敬業(yè)的程度。
以上團綜,均是熟人成團給觀眾組成了一個個充滿幽默、快樂、愜意、閑適的“忘憂局”,讓觀眾在壓力、焦慮的日常中獲得了某種治愈的同時,也看到了有一群同頻共振的朋友的幸福與可貴。其實,有朋友不稀奇,但能有同頻共振的人共組“忘憂局”,一起出游、聊天、品美食,靜則不覺得無聊和疏離,動能談天說地瘋在一起;可以沒有心理負擔地互相開玩笑,也能在觀點碰撞中化解矛盾;能看穿彼此的心思,又能包容對方奇奇怪怪的做法;你能感知我的欲言又止,我也能明白你的弦外之音。正因為日常生活中社交的功利性、無形的邊界區(qū)域,以及各種標準和規(guī)則,讓人覺得又卷又累,歡樂、輕松、治愈的熟人團綜,才成了人們追看的熱門。
文娛領域的流量密碼或者是爆款,其實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精神、社交和心理需求,抓住了這一點,觀眾就會與節(jié)目、作品同頻共振。
評論
- 評論加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