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屬于強者的蛻變

◎筱囡
由張子楓、馬伊琍、丁湘源主演的影片《花漾少女殺人事件》(下稱《花漾少女》)在今年5月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導演雙周單元,彼時華人觀眾對其評價毀譽參半。一部分人認為影片存在明顯的“融?!眴栴};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作為新人導演的長片首作,影片的各個方面都非常成熟,不僅從內(nèi)容上彌補了國內(nèi)市場空白,更足以成為張子楓演員生涯的里程碑。
就影片的一些設(shè)定而言,確實不難看到《黑天鵝》《我,花樣女王》等作品的影子,但《花漾少女》對中式母女關(guān)系的刻畫顯然下了一番工夫,同時將競技體育的殘酷、女性的執(zhí)念和野心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大銀幕上。在“暑期檔”大片云集的情況下,《花漾少女》用幾乎可忽略不計的宣發(fā)和不足5%的院線排片獲得了豆瓣評分7.4的口碑,足以印證國內(nèi)觀眾對它的肯定。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影片開場即是“花漾少女殺人事件”——張子楓飾演的花滑運動員江寧在夜晚的冰場上用冰鞋“殺”死了另一名正在滑冰的紅發(fā)女生。從“5W1H原則”來看,這意味著整個故事的重點將聚焦于“Why”(為什么),而江寧“殺”人后的面部特寫鏡頭告訴觀眾:你需要走進我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得到答案。
時間退回到三個月前,作為職業(yè)運動員,江寧正在經(jīng)歷艱難的瓶頸期,即將到來的比賽是她能否繼續(xù)職業(yè)生涯的最后考驗。但是,她不僅沒有得到教練兼母親王霜(馬伊琍飾)的指導,還要面對橫空出世的“天才對手”鐘靈(丁湘源飾)。按照體育題材影片通常的套路,江寧應(yīng)該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突破瓶頸、打敗對手,重新贏得母親的肯定,并在賽場上奪冠。但顯然,《花漾少女》沒有按套路出牌。
已知結(jié)局帶來的宿命感,讓江寧貫穿全片的努力都帶有一種悲壯感。她足夠刻苦,甚至過于壓榨自己。她滿臉都寫著“想贏”,但卻一次次摔倒。母親身為教練,顯然更青睞能奪冠的另一方。付出卻沒有結(jié)果、努力比不過天賦,這是影片能夠讓觀眾共情的地方,但并不足以成為江寧“殺人”的理由。直到謎底揭開時,觀眾才發(fā)覺,江寧的“敵人”始終都只有她自己。
小時候,江寧體驗過作為“花滑天才”的榮耀,所以她無法接受自己身體發(fā)育后的“平庸”。與其說是母親一直在給她壓力,不如說是她自己選擇背負夢想,就像片尾她對母親說的,“我從來都不是為了你而滑冰的,我想要贏。”所以,她想盡辦法找回那個“天才”的自己,直至走向病態(tài)?!皻⑺馈辩婌`的那一刻,是江寧開始面對自我的時刻,當鐘靈在賽前備場的練功房里徹底消失,江寧才終于擁有了接納失敗和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我們是一樣的人
王霜和江寧的母女關(guān)系“很不健康”,一個用冷暴力控制,一個小心翼翼討好。影片用灰暗的冷色調(diào)來表現(xiàn)這種壓抑,兩個人之間沒有激烈的爭吵,卻時時刻刻都讓人窒息。
在王霜眼中,江寧是血脈至親,更是斬斷自己職業(yè)生涯的利刃,只有江寧贏得冠軍,才能撫平自己積年累月的不甘。這種執(zhí)念一度讓江寧模糊了目標:我究竟是為自己而戰(zhàn),還是為母親而戰(zhàn)?所以,起初她畏懼王霜的冷漠,用自虐式的訓練來換取母親的肯定。直到鐘靈出現(xiàn),才讓江寧慢慢看清自己——一個享受滑冰、充滿野心的自己,一個和母親一樣的自己。
“我們是一樣的人?!彪m然這句話是從江寧口中率先說出的,但或許,王霜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江寧困在職業(yè)生涯的十字路口,就像曾經(jīng)無法突破瓶頸的自己,只能用懷孕作為借口離開賽場。她不愿意承認自己并非天才,也不愿意承認江寧遺傳了自己的平庸,“怒其不爭”既指向江寧,更指向自己。然而,鐘靈也讓王霜看到新的可能,那個一直在被延后的就診時間,既是她給女兒的機會,也是她給自己的機會。
但江寧遠比王霜想象中更堅韌,“滑了這么多年我也需要一個借口,如果沒有一個壓迫的母親,我又拿什么給自己開脫呢?”她走出了困住自己的圍城,涅槃重生。這也是《花漾少女》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一段相愛相殺、互為鏡像的母女關(guān)系中,沒有一別兩寬,更沒有世紀和解,只是在看清“我們是一樣的人”之后,選擇繼續(xù)前行。
片尾,江寧和鐘靈牽著手在冰上肆意舞蹈,這一刻,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希望我是沒有上限的演員
《花漾少女》是國內(nèi)電影市場上罕見的“強女敘事”,以“血淋淋”的方式剖白女性職業(yè)運動員的內(nèi)心。女性作為故事的主角,不再以“女子本弱”的形象出現(xiàn),取而代之的是“不瘋魔,不成活”的執(zhí)拗和對“贏”的原始欲望。透過江寧的臉,隱約可以看到谷愛凌、鄭欽文、吳艷妮們的倔強。說到此處,就必須要提到張子楓對江寧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
此前,張子楓在大眾眼中的形象多是“乖乖女”形象,但江寧一出場,就讓人感受到一種凌厲。從初期對母親的畏懼,感受到被母親放棄時的委屈;到中期站在賽場上的緊張,磨冰鞋時的不甘;再到面對鐘靈“挑釁”時的強撐,“殺人”時的癲狂……每一種情緒的轉(zhuǎn)換和遞進都被詮釋得非常好。江寧在冰上反復失誤的一場戲中,摔倒在地的她用手反復砸向冰面,僅從側(cè)臉和動作的力道就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氣惱??梢哉f,在《唐人街探案》之后,《花漾少女》已然成為張子楓職業(yè)生涯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江寧這一角色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張子楓。在遇到江寧之前,她一直覺得欲望和野心是貶義詞,遇到江寧之后,她漸漸發(fā)現(xiàn)“應(yīng)該要適當?shù)卣曌约旱囊靶摹?。因此,在《花漾少女》之后的許多采訪中,張子楓說:“我希望我是一個沒有上限的演員?!本瓦@一點而言,她也完成了屬于自己的蛻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