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十月啟幕,聆聽“未來傳統(tǒng)·剎那新聲”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8月17日,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舉辦,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芳,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鄒爽共同出席,并向廣大媒體、社會各界介紹節(jié)目內容與活動亮點。本屆音樂節(jié)以“未來傳統(tǒng)·剎那新聲”為主題,將于10月10日至24日在北京舉辦。
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發(fā)布會現場。
中國愛樂樂團奏響開、閉幕式
本屆音樂節(jié)的核心在于深度探索古典音樂與現代創(chuàng)作、東方音樂語匯與西方藝術形式的對話與融合,通過呈現風格多元、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音樂作品與演出形式,豐富首都文化生活,展現新時代的北京開放、融合、創(chuàng)新的城市形象。
今年的演出持續(xù)廣邀音樂名家與藝術團體,薈集不朽經典與當代新篇,確保演出呈現的國際性、高品質。指揮家夏爾·迪圖瓦、余隆、哈里·比克特、約翰·斯托高茲、楊洋,鋼琴家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張昊辰、角野隼斗,小提琴家吉爾·沙漢姆,女中音歌唱家伊爾迪科·科姆洛西,以及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拉赫瑪尼諾夫國際交響樂團、英國協奏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合唱團、北京愛樂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合唱團等眾多國際頂尖古典音樂藝術家與藝術院團重磅加盟,攜手多位冉冉升起的樂壇新星,共同呈現多元的藝術體驗。2025年恰逢蘇聯音樂大師肖斯塔科維奇逝世50周年,本屆音樂節(jié)也策劃安排了多部肖氏作品,向大師致敬。
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的開、閉幕音樂會,將全部由中國愛樂樂團呈現。2025年是中國愛樂樂團建團25周年,作為唯一一個兩次獲得“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年度藝術家”稱號的藝術團體。10月10日,著名指揮家余隆將執(zhí)棒中國愛樂樂團,聯袂曾榮獲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金獎的新生代杰出鋼琴家張昊辰在國家大劇院為音樂節(jié)進行開幕演出。10月24日,指揮家楊洋將執(zhí)棒中國愛樂樂團亮相保利劇院,攜手著名小提琴家吉爾·沙漢姆、女中音歌唱家伊爾迪科·科姆洛西及中央歌劇院合唱團,以一場融匯東西方美學的音樂盛宴為本屆音樂節(jié)畫上圓滿句號。由上海交響樂團委約、中國香港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創(chuàng)作的《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選段,德國音樂大師勃拉姆斯《女中音狂想曲》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將同臺奏響。
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
“中國概念”持續(xù)聚焦國際視野
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自創(chuàng)辦之初就高度重視對中國音樂家和中國音樂作品的展示與傳播,2002年更是成為國內第一個明確提出“中國概念”的音樂節(jié)。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再一次聚焦國際視野下中國聲音的藝術表達,將以杜韻、黃若、梁皓一為代表的優(yōu)秀華人音樂家新作展現在音樂節(jié)的廣闊平臺上。
10月12日,曾摘得普利策音樂獎、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年度藝術家”榮譽的華人作曲家杜韻將攜手新作——音樂劇場《刻在森林的?!分胤当本﹪H音樂節(jié)的舞臺。音樂劇場《刻在森林的海》深度契合本屆音樂節(jié)“未來傳統(tǒng)”的主題概念,由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與美國林肯藝術中心聯合委約,云南省基諾族鄉(xiāng)文化站作為基諾族傳統(tǒng)顧問,將傳統(tǒng)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將民間故事與當代敘事相結合,展現跨文化的藝術交融與創(chuàng)新。作曲家前往云南基諾族聚居地進行深度探訪,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何桂英緊密合作,力求在現代化進程中保護并復興那些面臨消逝的傳統(tǒng)。作品將基諾族古老歌謠與現代音樂劇場形式、美國OK MISS樂隊的現代編曲完美融合,展現了基諾族完整的文化圖景。
10月20日,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音樂會將以多元文化碰撞與時代對話為主題,青年作曲家黃若的新作《浮聲之城》將為這場橫跨東西方音樂語境的交響盛宴拉開序幕。值得一提的是,音樂節(jié)圍繞本場音樂會展開音樂藝術與旅游體驗、群眾文化活動的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依托《浮聲之城》打造了“城市漫游體驗版”,引導觀眾使用專屬手機應用,在圍繞著劇場延伸出的多條城市路線上聆聽專屬音樂片段,最終匯聚成完整的交響樂呈現,以開創(chuàng)性的方式重塑音樂會體驗,巧妙融合科技、城市探索與觀眾參與,以融合多維度藝術魅力的創(chuàng)新之作進一步契合音樂節(jié)“未來傳統(tǒng)”的主題策劃。
在10月24日的音樂節(jié)閉幕音樂會上,中國香港作曲家梁皓一的《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選段將帶給觀眾驚喜的藝術體驗,這部由上海交響樂團委約的作品通過“大紅袍”“佛跳墻”“北京烤鴨”等極具中國特色的美食意象,以管弦樂語言展現中華飲食文化的豐富韻味。
“歌劇雙璧”完成跨時空對話
從將瓦格納鴻篇巨制《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搬上中國舞臺,到首演肖斯塔科維奇《姆欽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布里頓《仲夏夜之夢》等二十世紀現代歌劇,再到介紹《白蛇傳》《天使之骨》等中國杰出作曲家的歌劇佳作,以嶄新的舞臺呈現歌劇《小狐貍》《浪子的歷程》《切膚之痛》等,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以超過60部中外歌劇的高水準、高品質奉獻,成為了中國歌劇藝術的拓荒者和引領者。本屆音樂節(jié)將為觀眾呈現兩部風格跨越極大且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歌劇藝術經典:10月14日,亨德爾歌劇《里納爾多》音樂會版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曾精彩呈現過《奧菲歐》《塞魅麗》《狄多與安涅阿斯》等巴洛克歌劇佳作,拓寬了中國觀眾對歌劇藝術“源頭”瑰麗樣貌的認知,此次攜手世界頂級的巴洛克音樂演奏樂團,將再度極致展現亨德爾音樂獨有的輝煌與深度;10月18日,由比利時弗蘭德斯歌劇及芭蕾舞劇院制作的貝爾格歌劇《沃采克》將亮相保利劇院,該劇匯集了一線國際卡司,由當代戲劇巨擘約翰·西蒙斯擔任導演,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領銜,男中音巨擘羅賓·亞當斯、女中音名家瑪格達萊娜·霍夫曼,以及世界級男高音傳奇邁克爾·沙德聯袂獻聲,上海交響樂團、北京愛樂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合唱團與眾多優(yōu)秀歌唱家聯袂呈現。
早在2002年,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就以非常前瞻性的藝術視野呈現了貝爾格歌劇《璐璐》的亞洲首演,今年恰逢貝爾格誕辰140周年,也是歌劇《沃采克》首演100周年,音樂節(jié)選擇以這部細膩展現人性的作品向藝術大師致敬。《沃采克》是20世紀戲劇史上的一座革命性豐碑,改編自德國天才文學家與劇作家奧爾格·畢希納的殘本《沃伊采克》。它以底層小人物作為悲劇主人公,無調性音樂語言與表現主義戲劇在這部作品上達成了完美結合,是對傳統(tǒng)歌劇作品的重大突破。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鄒爽表示,歌劇《沃采克》于1925年在柏林首演時曾震動歐洲,被公認為現代歌劇的開端。這部作品深刻寄托了對戰(zhàn)爭的反思,其精神內核與202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jié)點高度契合。鄒爽強調,將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杰作搬上中國舞臺,不僅是一次藝術呈現,更是一次跨越時空、直擊心靈的文化呼應,承載著對和平的深切呼喚與對歷史的莊重紀念。
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總監(jiān)鄒爽。
“票根經濟”激發(fā)城市消費活力
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將開啟一場跨越傳統(tǒng)邊界的藝術之旅。音樂的魅力不再囿于音樂廳的穹頂之下,而是將流淌至城市的脈搏之中——為生活于此的市民與遠道而來的中外游客,獻上觸手可及的曼妙樂章。
為積極響應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文商旅體融合發(fā)展的部署要求,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推出“跟著音樂去旅行”品牌,以強品牌、促消費、惠民生為目標,在音樂節(jié)期間打造“音樂節(jié)+”多元消費場景,激發(fā)城市消費活力。通過精心策劃,將音樂演出與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有機聯動,開發(fā)獨具特色的音樂主題文創(chuàng)產品,多維度拓展音樂節(jié)的體驗邊界,進一步著力于提升全程服務品質,優(yōu)化觀演流程的便捷性,力求為每一位參與者打造舒適、難忘的藝術之旅,讓觀眾在沉浸于音樂之美的同時,亦能充分感受生活的愉悅與城市的溫度。
音樂節(jié)將與各專業(yè)藝術院團、文化機構、演出場館及演藝公司等聯合合作,舉辦各項契合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藝術定位與品質要求的音樂類活動,將音樂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打造“全民交響月”。音樂節(jié)也將聯動熱門商圈、文旅場所、線下音樂消費場景、“北京禮物”商店,與酒店合作推出“打包套餐產品”、為音樂節(jié)參演團體及觀演顧客提供住宿優(yōu)惠?!案魳啡ヂ眯小敝黝}旅游,將參與“票根經濟”的商戶、景區(qū)、平臺等優(yōu)惠點位整合成音樂節(jié)嗨玩地圖,與旅行品牌平臺及優(yōu)質旅行社聯合旅行路線和音樂節(jié)定制文旅產品。還將與中國網球公開賽跨界聯動,展開票務合作,觀眾可通過購買套票一站式體驗活力音樂盛宴與高端網球賽事,享受雙重文化娛樂體驗。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楊利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