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東園圖》淋雨受損,“東”字當為名士徐霖真跡
據(jù)媒體報道,6月14日北京暴雨,故宮午門“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展廳發(fā)生漏雨,處于展柜中的《東園圖》中的“東”字左部疑似被雨滴淋濕。隨后工作人員緊急清場,并宣布展覽暫時關(guān)閉。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徐霖題“東園雅集”
《東園圖》是一幅表現(xiàn)金陵東園雅集時的圖像。由于明代東園為金陵“十六名園”之首,名聲卓著,且金陵名園少有入畫者,所以這幅《東園圖》一直為人珍視。這幅畫署名為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文徵明一生畫園無數(shù),唯有這一幅取材于金陵園林。
畫中所繪東園,即明中山王徐達家族所建的園林,其前身為元朝末年一位苑姓老書吏的“苑花園”。明正德三年(1508),徐天賜拓建此園,筑“月臺”“鑒堂”“心遠堂”,時園內(nèi)小橋流水,假山亭榭,與園外山巒城郭協(xié)調(diào)而有韻味,王世貞稱其園“最大而雄爽”。
畫中描繪的是東園雅集發(fā)生在1527年正月。當時陳沂已被委任出仕江西布政司參議。在離別金陵之際,一眾好友在東園為其餞行。這次雅集,文徵明并沒有參與。三年后,他根據(jù)友人所記或所說,為這一盛事作畫紀念。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東園圖》局部
按文獻記載,文徵明作此畫是在1530年。畫后有兩篇跋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湛若水的《東園記》,和“金陵三俊”之一的陳沂的《太府(傅)園游記》。引首“東園雅集”四個隸書大字為名士徐霖所題。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胡恒對這幅《東園圖》有過詳盡考證。在《“假”畫中的“真”園林 —— 關(guān)于文徵明《東園圖》的一種解釋》一文中,他認為,“這幅畫筆墨與文氏繪畫水準頗有差距,真?zhèn)未嬉伞?。在各種文獻中,東園的規(guī)模、藝術(shù)成就在金陵名園中首屈一指。但畫中園景卻平平無奇,且畫中景致多可見從文徵明其他畫作中移植而來的僵硬痕跡。
胡恒推斷,畫卷全部完工之后,應該就在徐天賜手中保存、賞玩,之后從徐府流出,輾轉(zhuǎn)于坊間。由于文徵明的畫作為市場熱門,所以有人想把畫芯裁下另賣,再請人做一假畫,與題跋及引首部分一起重新裝裱。只是在請人制作贗品的時候,原作應該不在作偽者手邊,只能根據(jù)口頭講述原畫的大概構(gòu)圖及內(nèi)容,再從文氏之前的畫作中尋找相似圖的元素,模仿拼接而成。
此次淋雨部分恰在畫首,被淋的“東”字當為徐霖真跡。
參考文獻:《“假”畫中的“真”園林 —— 關(guān)于文徵明《東園圖》的一種解釋》,胡恒,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美術(shù)與設(shè)計)2023年第1期
校對 盛媛媛
評論
- 評論加載中...